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规划现代金融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6日浏览量:来源:金融时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主持人:本报记者周琰
访谈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志杰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发展举措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而且在金融改革方面更是作了全新的阐述,《“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据了解,《规划》将明确未来5年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围绕《规划》编制工作相关问题,记者对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志杰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金融“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目标是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意义是什么?
沈建光:通过金融专项规划的编制,明确未来5年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未来5年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未来5年,是中国经济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的5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现未来5年中国经济平稳且高质量增长。
二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增加,去年股市异常波动和两次人民币汇率市场动荡以及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频发,使防范风险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管理。
三是提升中国金融与经济影响力的需要。“十三五”报告中提到,要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去年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未来提升影响力需要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以及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需要金融改革的协调推进。
丁志杰:尽管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论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但没有人否认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金融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现代经济要实现资源高效配置,金融是无可替代的手段;二是金融具有全局性影响。金融和经济的关系犹如润滑剂之于车,正常状态下显现不出重要性,但在危机时期重要性就凸显出来。金融出问题了,经济运转也会不畅通,甚至出现经济危机。因此,高效和稳健是发展现代金融体系的两个基本标准。
“十三五”规划建议和纲要都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是明确为谁发展和发展目的这一基本问题。金融是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的一部分。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金融的价值来自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贡献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金融的定位不当问题,特别是金融的地位被高估,金融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在我国,融资难、融资贵反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够,因此,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要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为指导。
记者:两位都提到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也是“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请谈一下金融改革应该从哪些具体方面入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
丁志杰: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在供给侧改革中大有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存在大量无效、低端供给这一现实,因此,提高有效供给和向中高端供给转变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金融为经济提供的货币、信用、融资等服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资本的一部分。同时,金融体系本身就是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因此,金融在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既包括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也包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金融要素供给侧改革更多是指前者。
沈建光:金融要素价格市场化是重要一环,虽然“十二五”在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有发展完善的空间。例如,利率市场化方面,虽然存款上限已经取消,但新的基准利率体系并未建成,利率曲线还未完善,从数量型工具到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也还需推进。同时,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也是制约资金价格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应配合国企改革加快推进。而汇率市场化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记者:经验表明,金融改革应基于现实进行创新和突破,《规划》编制如何体现这一原则?“十三五”期间的金融改革可能会出现哪些创新?
丁志杰:衡量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有两个维度:一是可得性,二是价格。融资难和金融覆盖面窄说明金融服务可得性差。“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金融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可得性问题,如“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普惠型农村金融和特惠型扶贫金融发展”。可得性还有一个方面也需要注意,那就是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这主要是推进现代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金融服务的价格维度应该得到重视。201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5%,这比主要发达国家都高。金融业增加值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实体经济获得金融服务付出的成本。这项指标高,不完全代表金融对经济贡献大,也不能说明金融业发达,更可能是金融服务价格高造成的,融资难就是突出表现。因此,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是金融要素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
沈建光:在体制创新方面,应该看到当前混业经营、互联网创新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应注重吸收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切实推进监管体制改革。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