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扩容监管两不误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2日浏览量:来源:新闻晨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民营银行在2016年底迎来加速扩容,仅12月份就有6家民营银行获批。目前,包括首批5家试点银行在内,银监会共已批准筹建17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风险隐患,为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银监会近日印发的《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求民营银行加强资本管理,强化资本约束,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成熟一家设立一家
自2014年9月底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获批筹建以来,民营银行的队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兵加入。2016年市场出现新的变化,据统计,2016年获批筹民营银行数量比2015年增加逾一倍,2017年首个工作日就有新兵入场,民营银行不但迎来翘尾行情,其扩容进度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大有提速态势。
民营银行筹建的快速发展与银监会便利化措施的推行密切相关。据银监会介绍,当前民营银行的审批筹建,从申请受理到正式批复平均仅用20天左右,而法定时限则是4个月。
随着民营银行入场的资质门槛逐渐增高,资本市场的热情却没有因此被冲淡,民营企业继续排队争抢银行牌照。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正在排队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企业不在少数。
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指出,民营银行的设立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未来将继续有一批民营银行批准筹建。
差异化竞争面临监管
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夹击,民营银行的发展注定困难重重,这也促使民营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两年左右的探索,备受关注的五家试点民营银行都有了鲜明的定位特色。在发展模式创新上,微众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突破空间限制,在同业合作方面颇有成果;网商银行在互联网银行模式上借力股东金融科技优势,突显科技创新优势;华瑞银行着力与自贸、科创、小微“三驾马车”,并抓住投贷联动的有利机遇。
“差异化和服务中小微企业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基础,但也是挑战,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存在的信用风险、资产抵押等问题还需以创新手段加以解决。”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表示,不少民营银行由上市公司发起,须防范上市公司与银行本身存在关联交易的风险。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银监会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已经开始有所部署,并针对民营银行关联交易管理、股权管理、股东监管等重点领域提出监管要求,加强监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在民营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民营银行已有盈利
凌敢此前曾表示,自推进民营银行改革工作以来,民营银行与现有银行实现错位竞争,互补发展。同时,紧密围绕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聚焦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推进降低融资门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取得明显进展。
夹缝中生存的民营银行还是杀出一条血路,并且已经见到曙光。对于首批5家试点银行盈利情况,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329.31亿元,各项贷款611.57亿元,各项存款428.20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0.54%,拨备覆盖率471.21%,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整体运行审慎稳健。
其中,金城银行方面表示,2016年已经实现净利润超1亿元。此外,微众银行指出,该行2016年至少能实现盈亏平衡,且可能实现盈利,实现盈利的时间表将早于预期。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