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 “融资玻璃门”是破局关键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浏览量: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作者:佚名
分享到:
“中小民营企业是中国21世纪的希望,也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8月31日上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在“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解困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定位。
“中小企业发展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论坛伊始,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光岭教授借此展开了主题发言。什么途径才是***融资难题“玻璃门”的通衢?刘光岭教授认为,向资本市场进军应是首选。“目前,美国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率超过50%,而我国仅为3%左右,高达80%的中小企业都通过自行融资来开办和融资”。他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缺乏与资本市场沟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深入资本市场,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开拓商品融资、典当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无形资产融资等渠道,以逐步解决融资难问题。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建武也对中小企业家发出了上市倡议。他指出,上市与否是一种观念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战术问题。具体而言,他建议中小企业家首先可考虑创业板,因为该渠道鼓励新的商业业态、发展基础较好,中小企业在此处早谋划就会早受益。点评环节,白永秀教授着重指出,目前环境下,民营企业必须成功突破“管理、人才、品牌、资金”这四大制约因素,尤其是在资金制约环节,一定要跳出目前“只知道银行贷款”的思维桎梏,这样才能高效、有力地推动中小企业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