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辽宁省典当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行业资讯 >> 金融业态 >> 浏览文章

谁在阻碍阿里上市(4)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浏览量:来源:财经网作者:佚名

易和同业竞争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支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同类唯一交易,那么支付宝就应该整合在拟上市公司里,而不能作为关联交易存在。除非阿里巴巴集团使用另一家第三方支付手段。
  
  凯威莱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文红称,港交所规定,上市前,需要披露持续性关联交易额度的三年预测,一般交易额占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或市值在0.1%及以上的交易,都可能触发披露,如果占到5%及以上,即触及非关联股东的审批,时间成本往往相当高。
  
  在美国,10%以下的股权交易无需披露。美国SEC贸易市场部清算办的高级法律顾问MarkSaltzburg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有更为严格的风险披露制度,任何有损股东利益的因素都必须披露,比如假货、关联交易风险等。对关联交易的风险披露则需详细到为何给出这样的交易价格。
  
  这与香港联交所总裁李小加所言一致,李表示,美国以披露为主的市场机制,与身经百战的机构投资者和一究到底的集体诉讼文化组合在一起,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可抗衡同股不同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香港要学习,必须有足够的配套组合。
  
  “关联交易的存在,不一定导致公司不能上市,但可能在上市的旅程中会更加艰难。”朱文红说,其侧重点是披露及非关联股东的审批。
  
  那么,马云有没有可能解除关联交易?
  
  与国内其他关联交易复杂的公司不同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VIE结构属性,注定其需要在中国大陆设立全内资持股的可持牌公司。
  
  例如,阿里巴巴B2B公司2007年于香港上市时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称,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简称“杭州阿里巴巴”)为中国内地拿牌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公司(简称“阿里巴巴中国”)对其进行协议控制,而阿里巴巴中国为B2B业务的主要运营公司之一(其他还有三家运营公司),且是Alibaba.com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的企业。
  
  Alibaba.com香港有限公司则是Alibaba.com投资有限公司(英属维京群岛)100%控股的企业,后者为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开曼群岛)100%控股的企业。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才是真正的B2B上市主体,其股权结构为阿里巴巴集团持股75%,公司雇员、顾问及公众持有剩下股份。
  
  通过层层控制、多方重组,方获得内地运营B2B的资质,同时拥有控制权。B2B业务尚属单一业务,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牵扯业务复杂得多,事业部多达25个,所需牌照亦更多。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上述浙江淘宝网络和浙江天猫网络为主要持牌公司。前者持有六张牌照,淘宝网、一淘网、一搜网、湖畔社区、淘网址、游书园等所需牌照均在其名下(最后更新时间为今年3月10日);后者则至少持有天猫、聚划算的两张牌照。
  
  相关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浙江淘宝网络所持有的淘宝网站牌照,是涉及到营利性质的网站才需要办理的。这说明,该公司并非简单的持牌,亦存在交易。
  
  在阿里巴巴B2B公司上市之前,阿里曾对多个公司进行重组,从而实现资质和控制权的同时拥有。此次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对马云来说,亦是理清股权关系的一次绝佳机会。
  
  正如政府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管制,令其有了将支付宝转移出阿里巴巴集团的机会。这一次马云是否会通过200多个阿里控股的子公司和自己(或其他高管)控股的公司梳理出更多支付宝一样的好业务?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的心思、马云的控制权之争,再加上政府备受争议的牌照管制、证券交易所的严格规定,注定了阿里巴巴集团上市之路的一波三折。
  
  待完善的生态系统
  
  “阿里的生态是电商生态,这是一种初级的生态系统,而真正生态系统是繁荣、开放的生态系统,如谷歌、亚马逊”
  
  即便完成了架构重组、合规上市,马云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2013年7月,高盛分析师HeathTerry将阿里估值上调至1050亿美元。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这个估值仅次于谷歌(3000亿美元)和亚马逊(1361亿美元),排名第三。
  
  阿里巴巴将是第一个以生态系统概念上市的公司。无论是衍生出的诸多业务,还是重新打散组合的25个事业部+2个事业群架构,均令该概念得以成立。最近两年阿里巴巴更是通过多项投资、并购,获得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如O2O概念的丁丁、高德、美团、虾米音乐以及社交渠道新浪微博、陌陌等等。
  
  但概念背后的真实情况如何?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支付宝、阿里金融、菜鸟物流皆不被打包进上市公司。在支付宝及阿里金融独立出阿里集团之后,这种不完整性在日后得以弥补的可能性更是大大降低。除非马云重新夺回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再考虑将支付宝与阿里金融实现并表。
  
  很多互联网公司在上市时都因后续的可想象业务而获得高市值,如Facebook、亚马逊,前者是大数据、金融、移动产品等,后者是大数据、金融、物流、硬件产品等。但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说,这些生于其中、长于其上,但并不拥有,因此无从想象。
  
  其二,如何运营一个生态系统公司,阿里目前未寻到章法。
  
  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生态系统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
  
  现在阿里巴巴的做法是,四五个团队同时做一个项目,然后由其自己去演化成不同的物种,在演化的过程中若发现仍长不出差异化,便将其合并。曾鸣认为,这与过去计划经济只能择其一的发展思想,已完全不同。但他亦承认,阿里巴巴做事的效率确实较低。
  
  其三,阿里巴巴现有业务本身及其延展性正在面临很多挑战。
  
  “阿里的生态是电商生态,这是一种初级的生态系统,而真正生态系统是繁荣、开放的生态系统,如谷歌、亚马逊。”华平资本合伙人黄若告诉《财经》记者。黄若在2007年至2008年曾担任淘宝网副总裁。
  
  亚马逊从B2C起步,建立了自己的应用社区、销售商系统、作者系统,并推出Kindle、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同时自然而然产生庞大的云计算能力,去年来自亚马逊云计算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4亿美元。谷歌生态亦是如此,其打通了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平台、流量分发平台,占据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
  
  对比之下,阿里的盈利模式显得比较单一,收入来源主要为“广告+佣金”。而且,B2B业务正不断被挤压,据其退市前的财报显示,2011年一季度末,阿里巴巴B2B付费会员83.2万,2011年四季度付费会员下降至76.5万。退市之后,经过调整,B2B业务有所回升,但已难承担集团的“挑大梁”角色。
  
  阿里云、无线部门则处在亏损之中。例如,阿里开发一个云OS(操作系统)投入了10亿元,至今没有产出。
  
  目前,阿里巴巴销售额和收入差别悬殊。淘宝加天猫去年实现1万亿元成交额,是亚马逊的3倍。但去年亚马逊从出售商品等各项业务中获得的营收为611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只获得了40.83亿美元。
  
  不过,这亦可能被认为是其增长的前景。阿里天猫销售部门的一位中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上市之前阿里一直在压制赚钱的欲望,比如将首页的广告位减少甚至裁撤销售部门,马云还曾在内部表示,业绩太高了,要下调。“上市之后,轻易可以提高利润,不就是增加几个广告位和佣金点数吗?”该人士说,阿里上市后1年-2年的报表一定不会难看。
  
  但1年-2年的可见预期与高达千亿美元的估值之间,并不太匹配。Facebook曾因高估值、高市盈率,而出现股价大跌的情形,直至今年才升回来。
  
  业界对阿里巴巴商业模式最现实的想象空间是:移动电商平台的扩展,以及天猫佣金的不断提升。但在这两项业务上,阿里巴巴正遭受竞争对手的猛烈狙击。
  
  今年上半年,京东商城的家电和3C数码市场份额接近50%,首次超过天猫。今年9月,京东商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至此京东已构建了一个涵盖物流、金融的电商生态系统,与阿里相比,京东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诚信的名声。阿里巴巴的物流体系则仍在怀胎状态。